近期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推文,针对目前大家口中的“天坑”专业,表述了看法:
在一段时期内,专业会有冷热之分,但需要把目光放长远,要看到一个专业的长期趋势、需求。现在的钻研是为将来的成就打基础。
对于光明日报中提出的:不管学习的是什么专业,有热情、有动力,才有可能干出一番事业,闯出一片天地,小编十分赞同。
但对于其后续言论:
如果从一开始就绞尽脑汁、挖空心思为今后的就业做打算,为了得到更丰厚的报酬而选择没有兴趣的人生道路,终有一天可能会感到厌倦和疲惫。
更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教年轻人如何去谋生,而是鼓励人们去勇敢创造生活、追求理想。
是不是有些:何不食肉糜?
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如此之大,却不把就业经济作为基础,去谈论人生发展、服务全人类,是不理性的、不符合社会发展观的。
小编认为:高等教育的目的是让年轻人有谋生技能之后,再去考虑创造生活、追求理想。莫在沙塔建高楼,只有经济基础才能决定上层建筑。
如何看待“天坑”专业大家口口相传的“生化环材”天坑专业,是指:生物类专业、化学化工类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以及材料科学工程类。要不要报考,大家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学习生化环材,是为了什么?
身处不同环境,会有不同的看法,大致分为以下4类:
1、想要名校背景,而这类专业竞争相对较小,不容易翻车;
2、怕滑档退档,服从调剂,不得已;
3、热爱专业,想找份体面高薪工作;
4、不畏艰苦,献身于专业,为全人类发展做贡献;
不同的看法,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也不应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说什么。
在今年年初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材料、化学、生物这三个所谓的“天坑”位列学科建设数量前三位。
这恰好说明,生化环材并非冷门而是热门,但即便如此,仍然容易被劝退,原因有三:
1、就业难度大
这四类专业,都是偏理科,并非工科,所以在专业对口比较少,当然师范生就业相对容易;
2、学习周期长
以研究为主,不读到博士,都很难作为主体研究单位,哪怕是研究生毕业,也可能是研究助理;
3、大学背景尤为重要
理工科有相当强的专业壁垒,也就是说,一些专业实力不强的高校,很多实验器材、实验条件达不到要求,没有办法做深入科研,这就导致用人单位对大学的背景十分看重。
那么这些专业值不值得推荐?我们按专业来具体分析,看孩子适不适合。
生物学类四大天坑专业之首,本科最常见专业:生物科学。
包括了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方向,这个专业在上大学的时候学的专业课又多又杂,而生物、化学是最重要的专业课。本科毕业,找不到工作,必须考研,而且考了研究生以后,就业的行业相对没有那么宽广。
这个专业是好还是坏?看个人理解,它确确实实也是未来之一,但不搞个十年、八年的科研,要想做出点成果来,太难了。
不过好在研究的进展相比计算机,相比其他的信息产业相对比较慢。
总结
如果说从对口就业的角度讲,生物对口工作岗位普遍对于学历,都是有一定要求的,导致生物学专业的同学,本科毕业以后必须要考研,本科毕业直接就业非常不好就业,所以才有了劝退专业之首的称号。
如果说孩子的志愿,不管说第一志愿报了生物,还是说他被调剂到了生物,做好考研的准备。
推荐江苏大学
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
文理综合性院校:南京大学;
农业部直属高校、林业部直属高校: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
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
化学类专业江苏省的化工类专业,基本要求必选物理+化学,如果物理没有很好的基础,直接去学化学类是非常难受的,有可能大学都毕不了业。
化学化工类专业主要包括:化学、应用化学。其他的四个专业(化学生物学、分子科学与工程、能源化学、化学测量学与技术)招生院校并不多,像能源化学专业只有在石油化工大学才会有,其他学校基本上不会有。
化学、应用化学:具备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并投入应用。
大家注意,化学属于理学,理学是工学的基础,应用是工学的强项,这是理学和工学之间的差别。其实把化学放在天坑专业内,有点不公平,因为有化工方向,未来的就业方向,还是很好的。比如石油化工企业、医药、制药企业、食品生产企业、环保和军工等行业和部门,都会招收化学专业的学生。
另外再和大家说一下:化学+金融。很多金融机构招聘的最多的是学工科的。如果说一个学金融的人,去看一家生产材料的企业或者是一个化工企业,他说这个技术多么牛,可是学金融的人不懂行。但是学化工的,学材料的,就会知道这个技术在行业当中的地位。
所以你要想做这方面投资也是可以的,但前提条件是你最起码都得硕士,甚至博士做了两年化工企业,后来转到投行的也有。
总结
化工行业涉及面太广,要想好自己将来到底要在哪个行业,在国企,还是在私企,还是在外企。如果你只是本科毕业的话,你就是一线生产,本科阶段工科专业都好找工作,问题在于你干啥,你想当一线生产工人,还是想做研发人员?你想明白,你要是做一线生产工人你不用考研,很简单,化工厂特别缺一线生产工人。但是你要想做研发,你不是研究生能行吗?
推荐大学
师范大学:江苏的师范大学基本都会有化学专业,但是化工不一定有。师范大学的化学化工学院的化工专业很弱,不过化学专业还行,而且是师范类的方向;
能源类高校:各种石油大学就属于能源类的高校;
煤炭部直属高校;
原化工部直属院校,轻工业部直属高校;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其实我们国家一直都是很重视环保的,这个大类在本科阶段有七个专业,现在招生比较多的其实就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在上大一大二的时候先学环境的一些基础课,到大二的时候再给你分,到底是环境工程方向还是环境科学方向。那么这两个有什么区别呢?
环境工程:主要是处理环境问题,包括像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所有对环境能造成污染的东西,要去把它们给治理好。
环境科学:主要做的是监测,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之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环境工程是具体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环境科学是学习进行环境评价的方法,并不是解决环境问题。
有家长会觉得,这个很好,现在环境污染如此严重,以后的就业肯定不成问题。
但是!
1、本科毕业,就业也都能就业,但是基本上就业条件很艰苦,就业环境也很艰苦。
2、环境是一个支撑行当,它不是一个产能行当。举个例子:一家企业生产物品,生产的是价值。但是环境是什么?环境是支撑,成本。在产品上有投入,就有产出,但是在环境设备上,投入并不会有产出,投入只是为了符合能够达到生产标准的。
所以大家就能发现:一个是为了生产创收,一个是为了投入以后不创收,它是成本。如果说一个企业想去赚钱的话,一定是提高创收,削减成本。这就是当下企业当中的一个现实。
总结
是在各个学校录取的分比较低,说不定你可以上一个比较好的学校的环境工程。这个专业进体制内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推荐江苏大学
化工部高校:南京工业大学;
煤炭部高校:中国矿业大学;
石油部高校:常州大学;
轻工业部高校:江南大学;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个相当于是材料类的一个大的统称。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纳米材料与技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这些专业招生算是相对稍微多一些的。
别看都叫材料,但是它的差别非常大。大家如果要给孩子报这个专业的话,一定要注意一下各个学校这个专业到底主攻方向是什么。
我们就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为例
以材料学、化学和物理学为基础,如果物理成绩不好,报了这个专业的话会很难受。材料:是研究各种各样材料的用途,上到航天航空,下到塑料冶金,都有他的身影。那为什么也会被劝退?
因为研发周期太长了!
材料确确实实是未来的产业,它可以改变人类的生活,但是想要研发出一块有用的材料真的是太难了。
整个研发过程需要极高的研发成本,包括财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财力成本不是普通企业所能承担得了的,导致这个专业毕业基本上不太可能去创业。
除非考到博士,然后在某一方面的材料有这样的研发的能力,比如常说的纳米材料。
在本科阶段,报考了一个材料学专业有硕博点的学校,还比较不错。但如果报的学校,这个专业基本上没有研发团队,也没有硕博点,就是为了开这个专业而开这个专业的话,对学生就非常残酷了。
总结
这个专业你一旦报了以后,一定要想好自己的出路:
1、可以转行做教师,很多优秀的物理、化学老师,都是这个专业出来,当然要考教师资格证;
2、钻研本行业,你一定要好好学习考研、考博。
推荐大学
原冶金部直属高校: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
建材部直属高校:武汉工业大学、西南工学院;
纺织部直属高校:东华大学、南通大学;
轻工业部高校:江南大学;
生化环材,还能选择吗?由此可见,生化环材,并不是以为的劝退,还是适合少部分能沉得下心,深入钻研的人。如果孩子符合以下条件,那么是可以考虑的:
1、对专业的热爱;
2、数学、物理、化学成绩突出;
3、综合成绩,能上部属高校、/;
4、家庭条件足以支撑孩子读研读博;
5、短期内,没有过大的经济压力;
没有最好的专业,只有适不适合孩子的专业。大家如果想了解,孩子适合哪些大学和专业,可以和我沟通,将会为您做一对一的指导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