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症状和治疗 http://pf.39.net/bdfyy/
近些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不同类型的农业企业加快发育壮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企业发展数量与质量双提升,自身盈利能力与联农带农贡献并重,助力脱贫攻坚与繁荣农业农村经济有机融合,已经成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年农民日报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课题组全面系统梳理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及农业企业发展成绩,研究分析农业企业身处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及其运行规律,基于年全国农业企业发展相关数据调查统计,推出了《00年中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分析报告——基于农业企业数据》。本报告以年中国农业企业强数据为支撑,对企业的区域分布、产业结构、经营状况、创新和品牌建设以及与新业态结合情况进行了分析。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乡村产业发展,出台了系列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育壮大的政策措施。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0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支持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建立健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当前,我国农业企业进入数量扩张到量质并重发展的新阶段。截至年底,全国经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认定的龙头企业近9万家,其中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8万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家。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7.9万家,全年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4.9万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利润总额1万亿元,同比增长5.3%;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8%,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总产值比达到.3∶1,已接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到00年,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4∶1”的规划目标。为进一步增强对我国农业企业分析研究的精度,从00年开始,农民日报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课题组全面系统梳理评价范围,将聚焦到年收入达到一定标准的农业企业。一、概况(一)整体情况“00中国农业企业强”上榜企业入围的基本门槛营业收入5.04亿元。本次全国共有8个省市参与评选活动,黑龙江省、云南省和重庆市未提供有效数据,未参与评价。从资产总额来看,“强”榜单企业年合计资产总额为.88亿元,资产总额平均值为38.19亿元,其中排名前十的企业资产总额共计.75亿元,占全部资产总额的9%,资产总额平均值为全部强企业资产总额平均值的14.47倍。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内蒙古、福建、山东、四川各家,其余家位于北京和广东;从行业看,前十企业中有4家农产品加工行业企业、3家畜牧业企业以及3家农业综合企业。家企业中有94家企业资产总额高于平均值,其资产总额平均值为.04亿元,其余家企业资产总额平均值为11.13亿元。从分布上来看,近一半企业资产总额低于10亿元,超过八成企业资产总额低于50亿元,仅有40家企业资产总额超过亿元,而资产规模均值以上企业的资产总额平均值达到亿元,可以看出,头部极少数企业对均值以上的94家企业以及对全部家企业资产总额平均值的拉动作用。资产总额过百亿的40家企业中从行业分布看,18家为农产品加工业企业,11家为农业综合企业,9家为畜牧业企业,其余家为种植业企业。农业综合企业资产总额均值最高,为4.64亿元;畜牧业企业次之,为39.56亿元;林业企业最低,为10.13亿元。从营业收入来看,全部上榜企业年营业收入总额为.0亿元,营业收入平均值为5.87亿元,其中排名前十的企业营业收入共计.00亿元,占营业收入总额的34.7%,营业收入平均值为全部强企业营业收入平均值的17.36倍。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分别有家位于内蒙古和福建,其余6家分别位于北京、河南、四川、吉林、江西和广东。从行业上看,有4家畜牧业企业、3家农产品加工行业企业和3家农业综合企业。家企业中有86家企业营业收入高于平均值,营业收入平均值为33.99亿元,其余家企业营业收入平均值为15.5亿元。从分布上来看(如图1所示),与资产分布情况类似,超过八成企业营业收入低于50亿元。营业收入过百亿的49家企业中从行业分布看,农产品加工业企业1家,农业综合企业19家,畜牧业企业9家。图1农业企业营业收入分布情况(二)空间结构分布及上榜情况年11月,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八次监测合格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共包含家企业,其中山东、河南、四川、江苏、广东分别有83、5、51、51、50家,是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数量最多的五个省份(如图所示)。图农业农村部第八次监测合格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区域分布图具体就“00中国农业企业强”上榜企业分布来看,山东占据席,是上榜企业最多的省份。从行业来看,山东上榜企业以农产品加工业(粮油、食品加工等)和畜牧业企业为主;从所处地级市来看,潍坊8家,青岛、济宁各17家,烟台、济南各13家,这五个市的上榜企业数量占到全省总数的近六成,可以认为山东省的部分地级市已经形成较为坚实的产业基础,具备产业集聚的条件。四川和江苏位列山东之后,各有61家上榜企业。其余省份企业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图3农业企业省份分布情况具体来看各省上榜企业的经营情况(如图4所示)。多数省份企业平均经营规模未呈现显著差异。大型龙头企业会显著拉升所在省份企业的平均经营规模。从利润率看,内蒙古上榜企业盈利水平较为出色,平均利润率显著高于其余省份。图4各省农业企业经营情况从区域分布来看(如图5所示),上榜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其中80家位于东部地区,家位于西部地区,共占全部企业的78.8%。通过各地区企业经营情况的对比发现,各地区企业的经营规模与企业数量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关系,各地区间企业经营规模差异不大,平均资产总额皆不足40亿元,各地区企业平均营业收入也全部在60亿元以下。中部地区企业平均营业收入为各地区最高,达到57.15亿元。安徽省是中部地区上榜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共8家企业上榜,其中以农产品加工业(食品加工、羽绒加工等)和畜牧业企业为主,占中部地区上榜企业总数的4.4%,且企业利润率增幅较快,说明安徽省近年来在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效果显著。对于盈利情况,西部地区不但上榜企业数量众多,而且企业平均利润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达到6.77%。这表明西部地区已经逐步发挥良性聚集和带动效应的潜力。内蒙古、四川、甘肃、宁夏企业增幅较快,其中内蒙古和宁夏企业以畜牧业为主,农产品加工业企业也多是围绕乳制品、毛绒等畜牧业产品进行生产加工。经研究发现,西部企业虽然体量较小,但增长率较高,发展潜力不容忽视。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在优化经济环境、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上给予的政策支持,或可成为研究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图5农业企业区域分布情况(三)行业特征与产业分布“00中国农业企业强”上榜企业在产业链环节上以生产加工型企业为主,占比达到8.4%,由于生产加工型企业在全部企业中占绝大多数,其平均经营规模和利润水平基本影响了全部企业的平均水平。首先,从细分行业来看(如图6所示),半数企业从事农产品加工行业,农业综合企业和畜牧业企业数量相近,从事种植业、林业、渔业的企业数量较少。图6农业企业行业分布情况通过对各行业企业经营情况的对比可以发现,除林业和渔业外,其他行业企业的平均资产总额大致相当,农业综合企业和畜牧业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较高,前者的营业收入更是显著高于其他行业。畜牧业利润率低于均值且资产周转率较低,其成本高、规模大、销量大的行业特征较为明显。从农业综合企业来看,其利润率也低于均值。从产业结构看,从事二三产业的企业营业收入总额比例为1.7:1。从全国产业发展规律来看,年到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15.06%下降至7.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自年达到峰值48.70%后下降至40.70%,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从39.0%增加至5.0%,产业发展规律符合配第-克拉克定律。相较宏观经济中二三产业的比重,农业领域内从事二三产业企业营收差距仍待缩小。另一方面从上榜企业数量来看,从事二三产业的农业企业数量占比为88%,其中从事二三产业的企业数量之比为3.7:1。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年全国万个产业活动单位中,从事二产和三产的单位数量比为1:4。由此可见,我国农业领域仍要加大对从事第三产业企业的培育力度,为其创造更好的发展氛围。二、发展现状(一)企业经营状况农业企业的经营情况包括企业资产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也包括剩余价值率的转化效果,本节主要通过资产周转率和利润率等几个关键指标进行分析。1.资产周转率“00中国农业企业强”上榜企业的资产周转率平均值为.98,93家企业资产周转率高于平均值,资产周转率平均值为10.57,其余家企业资产周转率平均值为1.5。整体而言,全部企业的资产周转率平均值将近达到3,均值以下的企业的资产周转率平均值也大于1,可以认为强企业普遍运营良好,具备较强的销售能力。结合企业的资产规模来看(如表1所示),资产规模较小的企业的资产周转率较高,资产规模较大的企业资产周转率略低,符合企业发展特征。结合企业所处的行业来看(如表所示),林业企业资产周转率最低,为1.77,种植业企业资产周转率最高,达到4.11,资产周转率行业差距明显。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入围的强企业中包含1家批发市场公司,与生产加工流通等实体企业相比,其普遍具有资产规模较小、资产周转率较高的特点(如表3所示)表1不同资产规模实体农业企业的资产周转率均值亿元
1.14
50~亿元
1.0
10~50亿元
1.38
1~10亿元
3.5
1亿元
9.05
表不同行业实体农业企业的资产周转率对比
种植业
4.11
农业综合
3.44
渔业
.48
畜牧业
.00
农产品加工
1.8
林业
1.77
表3农产品批发市场与实体农业企业的资产周转率对比
资产总额(亿元)
资产周转率
批发市场
6.04
30.66
实体企业
38.98
.30
.盈利情况“00中国农业企业强”上榜企业税后利润总额为.38亿元,税后利润平均值为.16亿元,其中排名前十的企业税后利润共计40.6亿元,占税后利润总额的37.%,税后利润平均值为全部强企业税后利润平均值的18.6倍。家企业中有80家企业税后利润高于平均值,税后利润平均值为11.05亿元,其中4家位于山东,11家位于四川,分别有6家位于吉林和安徽,从行业上看,40家为农产品加工业企业,18家为农业综合企业,16家为畜牧业企业,3家为种植业企业,家渔业企业和1家林业企业。其余40家企业税后利润平均值为0.47亿元,其中有7家年度呈亏损状态。从各行业情况来看(如图7所示),农产品加工行业企业的平均利润率高于均值,达到6.31%,畜牧业和农业综合企业利润率皆低于均值,种植业利润率为各行业中最低,仅为3.87%,结合前文种植业资产周转率最高的特征可以看出劳动密集带来的人工成本较高仍是该行业的重要特征。通过农产品加工、畜牧业和种植业利润水平依次降低这一现象,可看出在农业产业链中加工环节能够比生产环节产生更高的利润。其他行业类型农业企业如林业和渔业,普遍经营规模较小、平均利润率较高,林业利润率高达9.51%,渔业达到7.68%,皆显著高于均值5.47%。由此可见,各行业间经营规模和利润率水平差异显著。图7农业企业各行业经营情况对比结合企业的资产规模来看,企业税后利润随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增加,但利润率并没有呈现出与资产规模相关的变动趋势。可以认为,资产规模并不是影响企业盈利情况的重要变量,7家亏损企业的资产总额从几亿元到上百亿元不等。亏损企业中有3家生产加工型企业,占亏损企业总数的85.19%,其余3家为流通型企业,1家为综合型企业。(二)创新与品牌建设“00中国农业企业强”上榜企业为农业企业中的头部企业,其特征对农业产业主体,尤其是企业主体来说,具有较高的引领性和示范性,对产业发展趋势较有参考意义。实现农业企业整体的高质量发展,重点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