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哪里治疗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3180.html
导语:“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谋划,恰逢“两个百年目标”交接、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等重要历史节点。总体而言,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五期交汇”。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守住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担当,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维系当代人福祉和保障子孙后代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如期实现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年的时候,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是检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色和质量的关键指标。“十三五”所处的历史时期,正是小康社会从基本建成到全面建成、从农村局部小康到乡村全面振兴的历史阶段。“十三五”末,农业现代化要取得明显进展,城乡发展的融合协调性需要明显增强,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需要普遍提高。“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生活要再迈上一个新台阶,筑牢小康社会的根基。
(二)第二个百年目标建设需要顺期开局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年的时候,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三五”“十四五”两个五年规划,正逢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性交接。这就需要在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的同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筑牢根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基础在“三农”。到年,要达成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把我国从一个农业大国建设成为农业强国,从乡土文明建设成城乡融合文明[3],把农民发展成高素质的城乡公民,“十四五”要做好开篇布局。
(三)精准脱贫任务需要按期完成
“十三五”末,要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减贫万人以上,接近1亿人口脱贫。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万人,至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仅剩万人[4]。年绝对贫困将按期消灭。“十四五”是检验“脱真贫、真脱贫”的重要时期,期间要保证已脱贫人口不返贫,已摘帽贫困县不反复。这就需要继续帮扶已脱贫地区,尤其要加强对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和边缘村镇的动态识别,夯实精准脱贫成绩。
(四)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即期有机衔接
在精准脱贫的基础上,要巩固提升精准脱贫成果,加快补齐乡村振兴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短板,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一个重要的衔接点在于,加快缓解农村相对贫困问题。我国农民还有相当一部分居民处于相对贫困状态。解决乡村相对贫困问题,不仅收入要达标,而且要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方面全面振兴乡村,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尤其是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要把推动产业扶贫帮扶资源、政策举措等有序转到乡村产业振兴。从“十四五”开始,要把农业发展成有魅力的希望产业,把乡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乐土,让广大农民群众可持续地增收致富。
(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适期深化
“十三五”期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具体表现在:一是产品结构初步调优。—年,非优势产区籽粒玉米面积调减.7万公顷,大豆面积增加多万公顷,棉油糖、肉蛋奶、水产品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均有所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连续3年稳定在97.5%以上。二是生产方式初步调好。“一控两减三基本”取得明显成效,年农田有效灌溉系数为0.,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均实现负增长,秸秆、养殖废弃物和农膜综合利用取得明显进展。三是产业体系初步调顺。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9万家,经营收入14.9万亿元,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加快提升,共享农业、体验农业、中央厨房等农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农业多种功能不断拓展。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0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亿元。四是相关改革深入推进。农业补贴制度不断优化,托市政策改革攻坚阶段顺利完成,信贷、保险支农政策力度加大,年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达到33万亿元,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3.46万亿元。但是,“十四五”期间,我国农产品需求总量仍然刚性增长、需求结构还会持续升级。这就仍然需要真正由市场引导[5],顺应从过去的“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转型升级,实现创新为第一动力、协调为内生特点、绿色为普遍形态、开放为必由之路、共享为根本目的的农业高质量发展。
从农业部门的角度看,十四五时期是县级加快追赶超越步伐、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的重要阶段。要立足农业农村发展实际,把未来五年全县的农业农村工作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中进行谋划,研究提出“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以及重点任务、发展目标等,力争农业农村领域有更多的发展诉求上升到全县宏观战略层面,有更多的重大项目纳入到“十四五”全县乃至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库。这些基本代表了县级农业部门的心声。从农业政策中发现重点,关于农业方面的政策,需要研究以下文件:重点规划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年)
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年)
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年)
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年)
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年)
全国粮食生产发展规划(—年)
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年)
全国大宗油料作物生产发展规划(—年)
糖料蔗主产区生产发展规划(—年)
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年)
全国苜蓿产业发展规划(—年)
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年)
全国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年)
全国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年)
全国奶业发展规划(—年)
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规划(—年)
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年)
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年)
全国饲料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
“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
“十三五”渔业科技发展规划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规划(—年)
重点规划
全国兽医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年)
“十三五”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
农业生产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规划(—年)
“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
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全国农垦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西北旱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年)
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年)
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规划(—年)
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建设规划(—年)
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十三五”规划
全国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建设规划(—年)
全国沿海渔港建设规划(—年)
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
全国农村沼气发展“十三五”规划
农业贸易促进规划(—年)
示范园区
粮食生产功能区
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现代农业产业园
农业产业强镇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国家南繁育制种基地及南繁硅谷
农村创新创业园区
全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
示范园区
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标准化特色化产品基地
乡村特色产业园
四川、甘肃国家级制种基地
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繁基地
畜禽保种场(保护区)、国家育种场、品种测定站
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
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区)
重大工程项目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绿色高质高效行动
优质粮食工程
大豆振兴计划
奶业振兴行动
生猪规模化养殖场项目
国家现代种业提升工程
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
天然橡胶生产基地项目
海洋牧场示范建设项目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
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
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
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项目
数字农业项目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
重大工程项目
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
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项目
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十四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策完善策略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基本框架建立,全社会关心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