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新技术研讨会物联网助力农业新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本。”农业是任何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农业更是处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目前,我国粮食生产在“十二连增”的情况下,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等的人均占有量排在了世界前列。虽然取得了如此不菲的成绩,但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比如对化肥农药的滥用、地下水资源超量开采、土壤肥力的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恶化;食品安全问题严重;粗放型经营,农业竞争力不强。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特别是随着MEMS传感器、NB-IoT等基础技术的逐渐成熟,智慧农业已经悄然地在全国开花落地。9月13日,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联盟联合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成功主办了“智慧农业新技术及产业生态建设研讨会”,农业和物联网领域的知名专家齐聚一堂,为大家带来了众多极具潜力的农业新技术。

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智慧农业负责人,陈品佑

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智慧农业负责人陈品佑介绍了植物光谱在生物种性调节中的应用。植物在不同光谱照射下会表现出不同的生长特性,通过给予植物不同的光谱照射,配合并协调其他环境因素对植物进行生长诱导,可以实现对植物生长的精确诱导。以铁皮石斛为例,通过补充特定的蓝绿光谱,可以大幅度提高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同时实现产量和药效的突破。又比如人们常说的“橘生淮北为枳”,利用光谱手段就有可能解决类似地域或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限制,收获更优质的作物。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信息所研究员,李琳一

上海农业科学院信息所的李琳一研究员介绍了美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在农业物联网最前沿的探索实践。利用土壤、温度、气体等传感器,结合自动喷灌、水位控制、无人机航拍等先进技术,物联网可帮助传统农业实现更高的产量和资源利用率。目前我国农业物联网事业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正在快速发展,农科院也开展了水稻生产管理系统、无人机农业遥感、水稻冠层光谱分析等一系列项目。但李博士在演讲中仍提到,目前农业物联网依然面临着种种问题,比如信息采集设备精度和稳定性不足,农业模型和智能决策技术缺乏等,需要业界同仁齐心协力去解决。

左岸芯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古成龙

传感器是农业实现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基础。特别是在实际的农业种植过程中,各种环境参数复杂而多变,对传感器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左岸芯慧有限公司CEO古成龙在演讲中提到,智能化是农业传感器的一大重要发展方向。智能传感器具有自校零、自标定、自校正功能和自动补偿功能,能够自动采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滤波,换算等),自动进行检验、自选量程、自寻故障,此外还具有数据存储、记忆与信息处理功能,可进行判断和决策。智能传感器提高了测量精度和重复性,提高了集成度,因而成为业界竞相发展的新趋势。目前左岸芯慧已经实现了土壤、气象、气体、水质四大类传感器的智能化,并已在包括花卉、药材的多个领域实现了自动化的种植管理,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商用。

霆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嘉明

相比农作物的种植,农产品的流通和安全监测对消费者的影响更为直接,然而这一环节在国内却处在被忽视的状态。杭州霆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微流控POCT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霆科生物创始人、总经理叶嘉明博士在演讲中提到,霆科生物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农残检测仪可以在十几分钟内同时实现12个样本的农残检测,其效率、准确度和灵敏度均高于传统速测仪器,检测结果还能通过无线网络实时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农残快速检测仪市场定位在农贸市场、单位食堂等,可以优化现有耗时费力的实验室检测,扩大食品检测覆盖面,保证检测数据的完整可靠,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供技术保障。

ARM物联网应用市场经理,耿立锋

ARM是集成电路领域最负盛名也最具影响力的公司之一。虽然ARM的商业模式是提供芯片IP,其产品并不直接参与垂直行业应用,但也对智慧农业技术表示了极大的热情,由此也可见业界对农业的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看的好
西宁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xiashuihuanping.net/ryhyfx/98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