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叫“第六产业”?
农业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也被研究者称作是“第六产业”。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司长吴晓表示,随着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依靠拼资源、拼投入的粗放农业发展道路已经难以为继,部分农产品阶段性产大于需与结构性短缺并存,这就倒逼我们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就是促进农业发展与市场需求更加紧密、更加有效结合的最佳途径。
2种发展模式
依据代表一产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农场和合作社)与代表二三产业的工商资本的行为关系划分,主要可分为两种。
模式一、自上而下
即以工商企业为主体力量,从某一农产品产业链中、下游的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向上游(前端)融合,发展农产品种植业、养殖业,或进一步对该农产品进行全产业链整合,将农业投入品、农业旅游业纳入其中进行深度拓展,实现要素跨界流动和资源统筹配置。
在这一类产业融合过程中,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极有可能被激发出来,形成融合增值或溢价效应。同时,工商企业面对产业链上游大量存在的农业经营者,借助合同契约或股权分配完成利益关系的重建。在我国,“公司+农户”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具备这一融合特点,这也是目前农村产业融合的主导或主流模式。
第二种、模式自下而上
以农场(农户)或其联合组织合作社为主体力量,从某一农产品产业链上游的(前端)种植业、养殖业开始向中、下游(后端)延伸融合,发展农产品储藏、加工业、流通业;也可以对该产品进行全产业链整合,向农业投入品、农业旅游业深度拓展,实现要素跨界流动和资源统筹配置。
在这一类产业融合过程中,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同样极有可能被激发出来,形成融合增值或溢价效应。典型模式有:合作社+农户、新农人+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等。在此一类模式中,农户和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者是行为和利益的主导方,若有工商企业加入其中也只可以是锦上添花,而不是喧宾夺主。
突破理由?
1、农业转型需要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司长吴晓对外表示,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逻辑之下,增长放缓、结构调整、动力转换,近几年无论农民工数量、工资水平、工资增速都在不断下降,年之后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持续下降。
从国际经验看,日韩等国为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竞争力,均从完善农业产业链和供应链,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发展第六产业等方面寻找适应本国特点的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
下一阶段中国要切实将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作为新形势下促进农民增收,完善农业产业链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经营形式,推进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更多的分享产业增值的收益。
2、农民增收需要
农民依托合作社或农业公司,做批发市场、超市直销,或者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等,与此前将农产品直接卖给企业或加工公司相比,省去了中间环节,可以和消费者进行议价谈判,能大幅提高农业收入。
而第三产业的农业、生态旅游,也提高了农业的生态溢价和文化附加值。发展第六产业的目的是自产自销,替代外来商品,实现农业产销的自我循环。
专家指出,一二三产业融合是深挖农业的价值,强调农业的主体地位。过去中国的产业化经营,主要是农业产业链后端的加工业。这种形式下涉农企业进行农产品的加工、流通,从而分享收益,推动农业发展的力量是二三产业。农民从中得到的收益,实际上是打了折扣。
现在中国的融合从路径上来说是从农业发力,让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农民的利益。“过去的路径是从二三产业往农业推,现在是从第一产业‘接二连三’往后融合发展。”
在农业生产主体上,过去是龙头企业、涉农公司挑大梁,现在是鼓励新型经营主体作为农业生产者发力。
第六产业的“核弹”
“猪要飞起来”,必须要的风。天地地利的之后的“第六产业”已经来到风口,万事俱备,但还需要东风,然而这东风必能是一阵东风,必须要不断吹。
农业行业观察认为:企业(农业新型主体)能否在第六产业上飞起来,还需要这5个核弹。比如:金融、资本、互联网、人、消费升级。下面,就为大家剖析下:
1、金融
做农业,缺钱是特别致命。一二三产业融合,也需要钱来推动。
随着农村金融的下沉之后,新型农业主体创业更加加大。京东、阿里、苏宁、乐村淘等都纷纷布局农村金融。
2、商业资本
虽然,投资农业是个回报慢。但,农业投资一直被商业资本当做战略来规划。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农业部发布了《关于推进农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大力推进农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下简称PPP),这是农业领域首个PPP指导文件。
本次《意见》明确提出了农业领域PPP的重点领域与路径,将重点支持社会资本开展高标准农田、种子工程、现代渔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追溯体系、动植物保护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规模化大型沼气、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项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物联网与信息化、农产品批发市场、旅游休闲农业发展。
“地方政府职责的明确,也给社会资本吃了个‘定心丸’”。专家认为,部分地方政府的法律与服务意识较为薄弱,《意见》里面规定了政府应从各个方面对社会资本提供支持和主导推动开展工作,并为社会资本获得合理回报创造条件,可以使社会资本放心的将资金投入到农业领域。
3、互联网
这里说的互联网不仅仅是电商,更包括物流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运用。
互联网技术的落地,一二三产业融合速度提高了。就比如农产品电商来说,农产品电商的存在直接实现产地直接到用户,减少了中间关节,提升了农民与消费者直接互动与交流,加速了信息互动,并反哺到农业生产与经营管理。
4、人
这里的“人”,不仅仅是农民,更是哪些懂经营、懂管理的人。也就是,那些返乡创业者。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类返乡下乡人员已达万,其中农民工万。规模还将继续壮大,这是巨大的发展红利,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为此,农业部门将通过市场准入、金融等多方面扶持政策,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
各地支持返乡农民创业福利也特别大!12月13日,河南郑州市出台《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到年,每个县(市)要建成1~2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最高可享40万元一次性补贴。
优惠、补贴、支持等等红包不断,刺激返乡农民工返乡创业。
一二三产业融合就是需要大批的返乡农民工,通过筹建家庭农场、农村电商、农民合作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速度。
5、消费升级
一二三产业融合取决什么?消费升级!
消费者对农业的需求从之前的吃饱,转向了吃的健康,吃得安全。国内高收入人群在增加,高端的农产品、加工品和更加安全的产品还有相当的不足,这是行业的发展机遇之一。
因此,品质农产品、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都是消费者对农业升级的渴求。
最后,产业融合的要义,是让农民能够分享二三产业增值的收益,提高农民收入。同时,年农业供给侧改革成为明年的农业改革的重点,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又成为年突破的方向。
但,对于农业企业来说产业化、跨界是适应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步子。因此,整合思维、跨界思维是这个时代必须具有的思维。
怎么样才能治疗白癜风白癜风初期症状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