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节水灌溉深度报告政策频发,十三五
陶贻功(执业证号S9)、王宁(执业证号S3)
报告摘要:
水资源紧缺、农业用水量大、水利用率低,发展高效节水需求迫切。
在我国水资源紧缺的大环境下,农业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63.48%,灌溉水利用系数仅0.53,农业用水浪费现象严重,发展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是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关键。
节水、增产,高效节水灌溉经济效益优越;喷微灌份额仅11.1%,前景广阔。
高效节水灌溉节水增产效应明显,喷灌节水50%以上,微灌节水80%以上,各地节水灌溉项目增产效益显著。我国喷微灌仅占总灌溉面积的11.1%,未来无论是灌区改造还是新建灌溉设施都存在巨大的上升空间。对应于我国水资源匮乏、人口基数庞大的国情,高效节水灌溉将成为农田水利重点建设领域。
政策推动高效节水灌溉爆发性增长,“十三五”市场空间近亿。
政府部门各项规划确定,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到0.55、提高有效灌溉率到55%、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88亿亩,按照每亩元,预计-五年内,新增高效节水灌溉投资亿元。若加上每年更换节水灌溉材料消费,预计总市场空间达到亿,节水灌溉行业将迎来爆发性增长。另外,水价综合改革、土地流转升温、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为节水灌溉发展提供确定性保障。
PPP模式有望成为未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主要模式。
当前农田水利投入机制导致许多问题:农民对水利设施保护薄弱,水利工程“有人建、没人管”,企业恶性竞争偷工减料等。PPP模式融合政府和社会资本,多元化投资主体,协调各方利益和风险,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目前,部分上市企业试点PPP模式成功落地,未来复制效应明显。
重点推荐京蓝科技,北京白癜风医院哪里比较好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那里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