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农业的环境代价

石油农业的环境代价

上世纪70年代,以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及高度机械化为特点的“石油农业”进入中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农田的产量,降低了生产强度,也因此得到迅速普及和广泛使用。1995-2013年,我国耕地面积基本保持不变,而农药化肥使用量增加了将近一倍。

(1975年以来我国肥料施用量和粮食总产量的变化)

1999年化肥对粮食生产的贡献达到顶点,之后化肥用量继续增加,粮食总产和单产则呈下降趋势。

不仅如此,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所带来的环境代价也逐渐凸显……

农药年的农药年均使用量为31.1万吨,比年增加了9.2%,而利用率仅为35%,这意味着有65%的农药进入了土壤、大气和水体。而这些农药往往难以降解,会导致土壤和水环境质量的恶化。

尽管投放了大量农药,但是病虫害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控制,病害、虫害的抗药性不断增加,2013年农作物病虫草鼠发生面积73亿亩次。比2003年增加12.8亿亩,增加了21%。

化肥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国。2013年我国一共生产了7000多万吨化肥,其中绝大部分——5912吨施用在我国的土地上,每亩平均21.9公斤。

化肥的使用同样也面临利用率低的问题,以使用最为广泛的氮、磷、钾肥为例,氮肥利用率仅33%,磷肥24%,钾肥42%。未能利用的化肥通过地表径流、地下淋溶等方式进入水体,成为污染源。

另一方面,随着化肥的普及,需要更多人力和时间投入的传统有机肥越发边缘化,而传统有机肥的来源——畜禽粪便和秸秆——则由肥料变成了污染物。2013年,农业废弃物中有效养分高达7000多万吨,但只有不到40%得到了利用和还田,另外还有大于60%成为了农村环境问题的污染源。

环境代价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由于农业源的化学需氧量(COD)、总氮和总磷排放进入水体形成的,已成为我国水体污染的最大来源。第一次全国污染普查显示,2007年全国农业源的化学需氧量(COD)、总氮和总磷排放分别达到1320万吨、270万吨和28万吨,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3.7%、57.2%和67.4%,成为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和地下水污染的主要“贡献者”。

今年4月16日,国务院出台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推动水环境治理由末端治理向全过程防控延伸,向循环经济与资源综合利用深入。其中提出制定实施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方案,并针对农药制造行业制定了专项治理方案,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亦是“水十条”的重点工程内容之一。

相比看得见的水体污染,土壤污染难以察觉,往往更容易受到忽视,然而其严重性却不容小觑。

目前,中国耕地土壤存在“两大两低”问题:

耕地退化面积大,达40%。

—东北黑土层变薄

—南方土壤酸化(土壤中的重金属会因为土壤酸化而加速析出)

—北方土壤盐碱化

污染面积大

耕地重金属点位超标率19.4%(《全国土壤污染调查公报》),受到中度、重度污染的面积达5000万亩(《土壤整治蓝皮书》)。

有机质含量低

全国耕地平均有机质含量2.08%,低于健康土壤应有的有机质含量5%,棕壤有机质含量仅为欧洲同类型的一半。

土壤地力低

低产田占70%;土壤对农产品贡献率仅为20%(发达国家40%)

健康的土壤是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的基本保障。2014年发布的《土地整治蓝皮书》显示,当前每年由于土壤污染而受到污染的粮食高达1200万吨,相当于4000万人一年的口粮。而当下频频曝光的农产品安全问题,也大都与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的生产方式直接相关。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土壤问题,当下人们所关注的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问题都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由发改委、环保部、国土资源部、住建部、农业部等多部位共同参与制定的《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土十条”)经过几十稿的修改和完善,征求了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意见,已经将修改完善后的文件提交国务院审议,可能将于明年出台。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作为土壤管理和综合防治的一个重要规划,将会制定我国土壤污染治理具体“时间表”,总体上把土壤污染分为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分类进行监管治理和保护,土壤污染治理和任务也将逐级分配到地方政府和企业,争取到2020年土壤恶化情况得到遏制。

近年来,公众也自发地对土壤破坏及其带来的问题做出了“自下而上”的回应。越来越多的企业、NGO、返乡青年、在地农民以及城市居民开始关注这些问题,尝试通过生态农业的方式避免石油农业带来的面源污染,同时改良土壤,改善环境和保障食品安全。

生态农业是公认的对石油农业带来的环境问题的重要解决方法之一,全球共有162个国家在发展生态农业,预计到2020年,全球生态农业生产面积占农业生产总面积的比例最高将达到35%。而据《年中国生态农业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中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生态农业种植面积为450万公顷,仅占到全国耕地面积的3.3%。生态农业的推广和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土十条”的出台能够为恢复健康土壤、发展生态农业带来新的动力。

什么是石油农业?

石油农业亦称石油密集农业、化学农业、无机农业或工业式农业(industrialagriculture)。是以廉价石油为基础的高度工业化的农业的总称。是在昂贵的生产因素(即人力、畜力和土地等),可由廉价的生产因素(即机械、农药、化肥等)代替的理论指导下,把农业发展建立在以石油、煤和天然气等能源和原料为基础,以高投资、高能耗方式经营的农业。









































北京最好白癜风专治医院
北京怎样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xiashuihuanping.net/ryhyfx/31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