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媚的春光里,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
“田要种得好,机器要帮忙”老章说,以前一人一天最多只能给5亩地打药,现在无人机一天可以作业300亩,不仅植保效果好,老乡也不必那么辛苦了
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 题:春耕里有哪些“高新尖”——春耕时节看我国农业科技之变
旱地点播、机械育秧、无人机助农:现代农业“机器帮忙”
如今,围绕着小小一株水稻而研发的新农技可真不少在鱼米之乡的湖南省,省农委在全省11个点推广全新机械化育秧模式
“全程机械化育秧在几年前就已经实现,但今年更先进,关键在于新增了一个催芽室以前没有催芽室,条件好的就放到大棚;条件不好的,要么挖洞烧草,要么用浴霸加温”岳阳市华容县铭泰米业总经理潘平华说,农业部行业科技催芽室精准控制温湿度,大大缩短时间,提高发芽率
然而今年,在河南省鹿邑县丘集乡张楼村,当地农民采取新方法精准施肥比如每亩地100斤尿素(氮肥),以前农民种地时把氮磷钾肥料全部施完;现在是种地时把磷钾肥一次性施完,尿素只上70斤,剩下的30斤留做春季小麦拔节期再施
春稻插秧季节即将到来在河南省淮滨县固城乡,当农户们都在忙着放水、整地,53岁的种粮大户张明勤却并不着急老张新买了2台水稻点播机,借助这种新机器,可以实现水稻的直接旱地点种,不但省工省水,而且效率大为提高
人勤春来早,春耕备耕忙与传统的老乡面朝黄土背朝天春耕场景相比,如今的全国春耕中,各种高、新、尖端农业技术、机械不断涌现,广袤的大地上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新鲜变化
精准施农业行业标准网肥、智能微喷:生态农业“节”字优先
育秧时,先将浸泡过的种子放入脱水机甩干,然后进入播种流水线,机器自动将种子均匀排列并压制成秧盘,随后将秧盘移入催芽室进行精准控温控湿两天后种子发芽时,再将它们放入大棚进行最后的培育
“传统插秧每亩地人工要330块钱,水费也得100元;用点播机可以实现‘旱作水管’,插秧人工费全省了,水费也能省下50元,每亩地成本能节省三四百元”张明勤说
吹面不寒杨柳风对于冬小麦农区而言,这个季节如果没有病虫害或者干旱,就开启了春闲模式:因为当地冬小麦播种时通常采取一次性施肥方式,把氮磷钾肥一次性上足,即“一炮轰”
新技术大大提高农业效率这其中,无人机在农业领域频频现身,越来越成为农民的好帮手
在湖南省农业行业包括湘潭县排头乡船形村,64岁的农民章爱国因为爱琢磨、动手能力强,被乡亲们称为“诸葛章”老章经营着一个规模2000多亩的水稻种植合作社他最得意的是,自己改装和制造了10架农用无人机
白癜风患者皮肤干燥怎么办了解一下脸上有白斑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