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一门艺术,农民是自然艺术家

organiclife

有机生活

文/慢客阿锐转载请联系授权

倡导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

到今天为止,

我们把农民仅仅看成是种地的,

再伟大的农民在我们眼中也是农民,

如果把农民称之为农业工人,

好像是天大的恩赐。

如果说这是一个资源稀缺的时代,

我们越来越缺的不是科学家、资本家,

而是农业艺术家,

最伟大的产业是农业,

最可爱的地方是乡村,

最可敬的人群是农民。

我心飞翔,

我们的心越飞越高,

像自由的小鸟,

却离不开大地,

离开了大地小鸟就无所谓飞翔。

作为艺术家的农民倍受冷落,

甚至不能像画家音乐家那样孤芳自赏,

劣币驱逐良币,他们被无情地驱逐,

只有作为产业工人的农民还有幸留在乡村,

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我们的视野被越来越高的楼房所阻隔,

甚至看不到大地的色彩,

我们想像的农业是流水线、是化学元素,

而不是阳光的艺术、大地的艺术、时间的艺术,行为的艺术,

我们不知道农民真正的身份是自然艺术家。

好的,让我们看一幅幅图,

有人说,图像先于语言。

在不会说话写字的时候,

人人都是艺术家,

如果用大地和天空为画布,

阳光和时间为画笔,

绘出的,就是自然艺术家的农业。

台湾眷村彩虹村

一个80多岁的老爷爷,十几年如一日,每天在建筑上、站牌上、马路上涂鸦,把一个濒临拆迁的小村子变成了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

日本青森县田舍馆村艺术稻田

很有艺术细胞的村长通过巨幅稻田画,把多年水稻种植历史的小村子变成美丽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40万游客。当然还有大地艺术节等,都将艺术与农业、农村、农人有效的串联起来,造就了不可思议的效果。

农业艺术是最美的风景,但农业艺术还不仅仅是绘画,还包括空间设计、数字艺术、装置艺术的综合运用。除了种植,还有养殖。

让我们来看一看有名的——

台湾良作工场农业文创馆

这是一家以猪为主题元素的文创馆,

创始人吴昆民把企业链条打造为"6级产业",级生产×级流通×3级服务,整个企业形成了猪肉生产、加工、产品营销、文创体验等完整的产业链,年营业额超过十八亿台币(约4亿多人民币)。

台湾良作工场农业文创馆以文创做为经营策略,藉由展品艺术化,商品文创化,并将文化策展做为重要的差异化,凸显传统畜牧产业也可以精致经营。

台湾良作工场农业文创馆把最传统的猪肉产业,搭上新潮的文创风格,结合出不一样的新观念、新思维。

最伟大的农业艺术家——福冈正信

如果您仅仅看到这些,

还只是看到了农业艺术的一个角落。

这是一位伟大的农民,名叫福冈正信。

他生于日本爱媛县,

毕业于岐阜高等农林学校。

曾就职于横滨海关。

他依据中国道家的"自然无为"哲学,

提出了自然农法的构想,

著《自然农法》、《一根稻草的革命》等书籍,

在几十年的农业实践中,

他的这一构想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自然农法是自然之道。”

他不耕地,不施肥,不用农药,不除草

不加人为因素、

任作物自然生长。

他出访许多国家,

指导当地人们制作、播撒他发明的"粘土丸子"。

使无以计数的不毛之地,

成为了绿色田园。

他的“四不”稻田,产量高达斤。

他的除草技术只是用了阳光的画笔,

比如种些三叶草,遮挡阳光,

杂草就一扫而光。

让我们的农民们烦恼的桔杆,

他当成了宝贝。

他播下种子,

他将桔杆放到田里,

就成为了肥料和除杂草的机器,

他因之成为有机农业之父。

不亚于袁隆平的侯光炯

中国人都知道袁隆平的伟大,

不知道他同时代还有一位侯光炯,

他是袁隆平的师兄,

他颠覆了静态的土壤理论,

重新解释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也把土壤看成是"活"的,有"生命"的历史体。

他认为,

土壤肥力是灵魂,作物是肉体,

只有灵魂附在肉体上才有生命力。

他的自然农法不仅产量可以和袁隆平媲美,

他的农作物还好吃、很环保。

如今天越来越多的有机农业者,

正在追随福冈正信和侯光炯的印迹,

回到田野,成为农业艺术家,

给农业注入不可意思的活力。

他们不仅仅视农业为生产食物,

还追求好吃,好玩,把农业当成艺术,

当成教育方式、当成民宿地、休闲地、体验地,

当成一种活法,一种理想的寄托,一种文化的载体,

阳光、土壤、水、生物、能源都是这些农业艺术家的画笔,

大地的生命力滋生一种精神,成为农业艺术家灵感的源泉

成为一种生活哲学和艺术。

从这种方式切入,

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农业、理解农民,

我们的农业、农村才会不断升值,才会归还它的本来,

我们的农村、农业、农民才会焕然一新。

您说您一辈子不曾欠孩子什么,但您却欠孩子两个字有人偷走了您孩子的味蕾,却连警察都查不出小偷是谁为什么说比起“环保少女”,李子柒更有资格登上《时代》封面格老子火锅,硬是活生生把川菜逼到了悬崖峭壁提一个挨骂的问题:猪肉涨价了,何不食菜糜?有父母在乡下真幸福,后备箱里装的不仅是满满的爱亲爱的土豆行走的植物73岁画家阿年:经营一座村庄,然后慢慢变老为什么厨师能治理好国家?他从山里来,带来自然香放慢脚步,用心去旅行亲爱的吃货,这位“天仙妹妹”只有您能呵护这个国家发展蜗牛般的慢,却因此成了全球第一为找好食材竟闯进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阿锐的慢食宣言:从“吃”开始改变世界

私人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xiashuihuanping.net/ryhyfx/137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