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工作会议上批示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落实好粮食生产各项扶持政策。加快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提升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相关:年2月19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提出:培育一批农业战略科技创新力量,推动生物种业、重型农机、智慧农业、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支持薄弱环节适用农机研发,促进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
点评: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转型的进程中,加快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对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和现代化的作用不容忽视。农业机械化“十三五”规划提出,到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左右。从年开始,农机行业经历了市场规模十倍增长的“黄金十年”。然而,现阶段,在生产成本增加、环保政策趋严、高新科技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最主要力量等因素作用下,我国农机产业还存在地区间发展差异大、农机产品配套的服务不完善,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以及关键技术外国依赖较大等问题,在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进入了停滞期。年,我国制定实施《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重点技术推广行动方案》以推进全面机械化;积极发展“互联网+农机”等服务并印发《-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对全程全面机械化重点机具全面实行敞开补贴。在这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去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由“十二五”的63.8%提升至67%。然而,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年农机全行业营业收入为2,亿元,增幅为1.67%;规模以上企业利润为-15.76%,处于负增长状态。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二年,在此形势下,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面临较大压力,既需要农机企业更有信心、积极创新,也需要政策进一步扶持。今年的一号文件对行业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工作指明了方向,展望了行业前景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弥补“三农”建设以及农业机械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促进科技创新,建设“数字化”与“智能化”农业,向国际主流靠拢。此外,两会也频频提及“三农”问题,体现了中央重农强农力度的不断增强。因此,年政策扶持力度有望继续加大,农机行业与乡村振兴依然充满机遇。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