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农业应急管理指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突发事件而开展的应急管理活动,全面保障农业生产安全,避免或减少因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农村生命财产损失,维护农村社会秩序稳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明确应急管理原则,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在面对如暴雨洪涝、干旱、地震、低温、冷害、环境污染以及农作物病虫害等灾害来临时,生产经营单位可以迅速开展应急救援工作,保障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指导规范农业部在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农业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时提出大力推进农业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想法。近几年,由于农业突发公共事件频发,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十分迫切。
农业应急管理现状首先,我国主要以农户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以农户家庭为单位来建立应急管理组织机构的必要性,缺乏基层统一的应急管理机构。
其次,人均耕地与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减少,基本应急设备、设施难以得到满足,降低了农民抵御灾害的能力。
第三,农民普遍存在重灾后补救轻灾前预防的情况,对于可能发生的灾难不够重视,没有足够预见力,直到灾害对生产经营活动造成损失才发现措手不及。实际上,事前预防的成本远远低于事后补救。
总结起来,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对应急管理工作存在侥幸心理,在日常生产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体现在应急管理意识不强、应急处置不及时、应急管理基础设施薄弱、未建设完善的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保障能力与现代农业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一旦发生重大灾害,将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分析农业应急管理存在问题
?首先,农业应急管理工作虽有多个部门共同负责,但部门间缺乏信息沟通,缺乏统一的应急指挥机构,导致应急反应迟缓,资源不能够有效地共享,整体农业应急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其次,基层企业对应急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缺乏风险意识,忽视对应急救援设施的持续投资,导致应急处置能力不断下降,最终难以满足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
?第三,农民的危机意识薄弱,缺乏识灾、防灾能力。对农业灾害可能造成的后果认识不够清晰,在防灾避险方面存在相当严重的侥幸心理,对平时的保护与防范不够重视。同时,每年我国农业因灾损失严重,而农民的投保意识却非常薄弱。
对策建议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深入人心,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却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加强自然灾害等高风险灾害预测预报、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是农业生产应急管理的基础工作。具体来说可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要完善农业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目前农业生产缺乏统一的综合性农业应急管理机构,政府部门应设立农业应急管理指挥中心,负责对农业应急管理工作的统一调度、组织、指挥等。同时,由于农业生产突发事件直接涉及到农村基层,而以家庭为单位很难建立应急组织机构,所以还应着重加强乡村应急组织机构建设。
其次▼要增强灾害预警能力,防范胜于救灾,应急组织机构应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全面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以及时效性。建立完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并做出各种应急决策的关键,各级农业应急管理部门应对不同级次和类别的紧急事件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以确保农业突发性事件发生时应急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第三▼建立并完善农业灾害保险制度。在农业灾害日趋严重的形势下,农业保险缺失显然不能适应保护农业生产安全的严峻形势,应急管理机构应向农民介绍灾害保险的重要性,提高灾害防范能力。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农民自愿的原则,建立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点击蓝字海口治疗白癜风的医院身上有白癜风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