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28-29日,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组织召开了年贵州省大豆产业发展技术研讨会暨大豆技术示范观摩交流培训会,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特用大豆育种岗位科学家邢邯教授、育种岗位科学家杨春燕研究员、大豆病虫防控岗位科学家史树森教授、大豆加工岗位科学家于寒松教授以及江苏、甘肃、陕西、广西等地试验站负责人参会,省农委、省科技厅、省农科院、贵州大学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大方、息烽、盘县、关岭、石阡等示范县负责人与技术骨干、大豆科技示范户、大豆制品加工企业代表等共计人参加了会议。
28日,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与各试验站站长等参会人员实地考察了贵阳试验站的技术试验、示范基地,考察了贵阳试验站开展的适宜带状复合种植的耐荫大豆育种材料鉴定试验、大豆的耐荫生理机理研究试验和大豆材料创新平台建设等工作,省农科院油料所大豆研究室主任朱星陶研究员现场介绍工作情况,国家大豆体系专家对贵阳大豆试验站安排的系列试验进行了考察、交流,充分肯定了试验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29日上午,参会代表到大方县黄泥塘镇兴林村试验示范基地,现场考察大豆种质基因库基础群体构建种质导入、黔豆16-9的合理密度、黔豆14-80的合理肥量配比、适宜乌蒙山大豆品种筛选等试验,现场观摩“玉米‖大豆=2:3间作技术”示范,并对非示范区种植的大豆生长情况进行考察比对,还到大方县石老祖公豆制品企业考察了豆制品加工情况,现场发放大豆技术培训资料份。
29日下午,与会人员参加了贵州大豆产业发展技术研讨和技术培训会,会议由朱星陶研究员主持,大方县副县长吴佳海致辞并介绍大方县大豆产业发展情况,南京农业大学邢邯教授作了《我国南方大豆育种问题思考》的报告,提出了以高产为基础,以优质、抗逆和特色加工专用的育种目标,朱星陶研究员作了《贵州大豆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思考》的报告,吉林农业大学的史树森教授、于寒松教授等专家也作了精彩的报告。省科技厅、省农委、农科院参会领导及与会代表纷纷发言,对贵州大豆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提出了大豆科研、生产要与豆制企业协调运行的产业化发展思路,明确了贵州大豆产业发展需要建立“科研、生产与加工协同发展”的指导方针。
信息来源:省农委科技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