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信息:
宏源10号35天A类(3期)(代码:A)将于年10月27日发售,预期年化收益率4.70%,10万起!详询
分析师:宫衍海/赵金厚研究支持:龚毓幸
四季度进入支农政策密集期,农业信息化或成焦点。10月26日,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将研究制定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也拉开了四季度支农政策发布的序幕。农业作为基础行业关系温饱、民生,始终是国家发展的头等大事,相信在十三五规划中,对农业发展的定调将是重点。此后的3个月里,农业十三五规划、新种子法(提交人大常委审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年中央一号文件、农业信息化产业规划等也有望陆续发布。纵观近年来互联网在各产业领域的快速渗透,以及一年来国家大力扶持农业物联网、农村电商等领域的发展,我们认为,农业信息化将成为本轮农业政策的聚焦重点。
农业信息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新引擎。首先,农业现代化仍是国家整体十三五规划,以及农业十三五的重点。新时期,中国农业仍面临多重压力:农村劳动力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快,青年劳动力加速向城市转移,耕地瓶颈无法打破,口粮(非主粮)安全仍需重视;其次,需求低迷导致多数农产品价格走低,农民收入可能出现下降;再者,农业粗放式生产导致对上游环境资源的损耗增加,及下游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提升。过去几年,农业现代化相关政策更多从“良种”和农业机械化等传统意义的“良法”两个角度入手,而随着信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农业产业链中的运用普及,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可以解决农业产业链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包括为三农提供农资、金融、技术的服务者和农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与农业生产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并有效缩短农业产业供应链条的长度,能有效的提升农业产业链的资源配置效率,以提高全产业链运行水平。同时,农村电商丰富农村产品供给,有助改善农民生活。
农业信息化是促进“三产融合”的有效手段。粮食产量有望十三连增,中国农业的发展目标也必然将从“吃饱饭”转向“吃好饭”,农村发展目标也将从“有保障”转向“奔富裕”,同时,在粮价低迷的背景下,为实现农民增收,农民收入来源的增加也被提上议事日程。要实现上述新目标,农业就需要产业升级,升级的方向,即是将农业(第一)、工业(第二)、服务业(第三)三大产业联动融合发展。一方面,传统农业产业链向下游食品端延伸,同时基于资源优势开展休闲观光农业,便是一种典型。而更重要的是,政策将着重强调,利用以互联网、信息为代表的新技术改造和升级现有盈利模式。我们认为,农业信息化和”农业+互联网“便是三产融合的极好着眼点。
投资机会:农业信息化板块短期有政策催化,部分龙头长期值得布局。农业信息化板块短期有政策催化,长期则有望改造目前中国落后的农业生产基础,从投资角度看,优选三类公司:1)互联网+农业新模式平台化的企业:推荐,诺普信;2)致力于用信息化手段服务三农的软件企业:智慧农业、神州信息(TMT组覆盖);3)得了白癜风要怎么治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