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定了,国家已经定了将每年的秋分日,也就是9月23日定为“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咱们农民设立的节日,自此,农民有了一个专属于自己的节日。一直以来,农村、农民成了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农民在历史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咱们农民都有哪些伟大贡献?咱们今天来盘点一下。
一、提供农副产品,解决吃饭问题
大家都知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农业稳,国民经济这所大厦才能屹立不倒。一直以来,农民为国民提供了充足的农副产品,特别是粮食,只有解决了吃饭问题,其它各行业才得以发展,如果食不果腹,谈何发展?在还没全面取消农业税以前,咱们国家的农民为国家缴纳了无数的公粮,城市和工业才得以充足的发展。
二、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大家都知道,如今活跃在城市工地里的劳动力,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城里人称之为“农民工”。在以前,农民工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扛着一个纺织袋。来自农村的劳动力,活跃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任劳任怨,他们绝大部分都是从事着苦、累、脏的活儿。每逢过年过节,城里的农民工全部回乡过年,城里人顿时感觉生活是多么的不便,这时他们才知道农民工的重要性。
三、提供大量土地
随着城市的发展及其它基础设施的推进,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土地。城镇化不断推进,很多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一幢幢商品房崛地而起。为了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放弃了自己的保命田。虽然说种地不赚钱,但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手中有地,必然有粮。如今没有了土地,农民只能另谋生计。
四、助推城镇化建设
反正种地不赚钱,所以很多地方政府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农民流转土地或者是转让出承包地、宅基地,同时予以适当补助,鼓励农民进城购房,于是有农民自嘲:咱们什么时候成了“接盘侠”?不可否认,进城务工赚到钱的农民,成了购买商品房的中坚力量,特别是在一些三四线城市,比如一些山区县,这些购房落户的农民,助推着城镇化建设。
可以说,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农民的力量都是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所以,农民理应得到合理的对待,农民的身份理应得到提高,全社会理应善待农民,农民的收入和福利也应得到重视。所以,设立专属于农民的节日—农民丰收节,唤起全社会对农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