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艺坛群星殒逝,让我们共缅怀

当我们沉浸在告别年,迎接年的跨年喜悦之中,一个个悲伤的消息却接踵而至……周令钊、侯一民、钟涵、郑闻慧、李化吉、潘鸿海、陈汉民、吴冠英……这些在中国艺术界影响巨大,德艺双馨、和蔼可亲的老先生们一个个离我们远去,让人不胜唏嘘感叹。大师远去,但他们对中国的文化艺术所做出的贡献永远铭刻在史册,他们的音容笑貌永远印在我们的脑海,他们的思考与实践将永远成为指引我们探索的宝藏。此时此刻,让我们缅怀他们,点亮内心之光,前行便是最好的纪念——

周令钊(-.1.3)

据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消息,中国著名艺术家、美术教育家,中国艺术设计大师,中国壁画运动开拓者之一,中国文联第十届造型艺术成就奖获得者,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共党员,周令钊先生于年1月3日15时06分安然离世,享年岁。

周令钊

周令钊年5月2日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年,13岁的周令钊考入湖南长沙华中美术专科学校。年插班湖北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年毕业后到上海华东照相制版印刷公司学修版、制版。七七事变之后,他以漫画、木刻、连环画、宣传画、舞台美术设计、壁画等诸多手段积极宣传抗战。年,周令钊受徐悲鸿先生邀请,到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教授速写、水彩和广告设计等课程。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作为“新中国设计第一人”,周令钊在新中国形象设计上做出历史性贡献。年至年,主笔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画像、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政协会徽、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旗等设计;主笔设计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旗、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担任新中国成立后第二、三、四套人民币票面整体美术设计。

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旗,周令钊设计

年4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的负责人找到周令钊,希望他能够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设计一面团旗。在团旗设计之初,团中央的负责人说,团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组织,是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战斗集体。周令钊听完介绍就迅速起稿,大红色为底,长宽三比二,左上方一个金黄色的圆圈内,环绕一颗金黄色的五角星,一面旗帜图案跃然纸上。周令钊设计的团旗图案参与了严格评选,获得了毛泽东、刘少奇和周恩来三位中央领导的同意批示。

年,周令钊回忆年开国大典天安门毛主席画像的作画场景

年,距离开国大典大约20天,周令钊接到任务:为天安门城楼画一幅毛主席像。接到任务后,周令钊彻夜难眠,次日就带着助手、学生到天安门开始工作,夜以继日。年9月30日夜,一幅高6米、宽4.6米的作品完成了。画像上,毛主席头戴八角帽,身穿粗呢子制服,脸部稍稍上仰,洋溢着微笑。

年周令钊参加国徽设计

年,周令钊作为中央美术学院小组成员和张仃、张光宇,与以梁思成为代表的清华大学小组共同完成了国家形象中最重要的徽标——国徽的设计工作。周令钊提出“将一颗星改为五颗星,与国旗一致”的建议被采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参与设计)年

年至80年代周令钊担任建国后第二、三、四套人民币总体设计,图为第三套人民币2元票面总体设计图5.5cm×13cm年

周令钊,第三套人民币贰角券正面武汉长江大桥景铅笔大画稿,38.2x19.6cm,年,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藏

年参加少先队队旗设计

年设计纪念邮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

《白云黄鹤》(黄鹤楼陶板壁画整理稿-周令钊陈若菊画),纸本彩墨,

×96cm,年

年,周令钊设计戊戌狗年生肖犬小版邮票

在周令钊80多年的艺术创作生涯中,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张海报《复活》;为人大会堂湖南厅设计《韶山》湘绣画屏;为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创作历史油画《五四运动》;为重建武汉黄鹤楼而创作的彩陶壁画;深圳“锦绣中华”的总体设计;北京饭店壁画《古都集翠》;设计《胜利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纪念邮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邮票》(第三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第四组)()、《壬戌年》狗年生肖()、《中国历代名楼》()等。

周令钊《五四运动》油画×cm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周令钊绘制的世界人民大团结金丝楠木立粉勾金重彩壁画

在美术教育上,周令钊先后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讲师、版画系副教授、壁画系教授、民族画室主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侯一民(-.1.1)

侯一民

中国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中国新壁画运动开拓者之一,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原第一副院长,中国壁画学会首任会长,“中国美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共党员。侯一民先生于年1月1日18时49分在昌平泰康燕园逝世,享年92岁。

侯一民先生工作照

年,侯一民在朝鲜战地写生

年,朱德参观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学员作品展,左一为侯一民

在《刘少奇与安源矿工》油画前合影,左起:李仁才、侯一民、王光美、邓澍、秦贺华、万岗、丁井文

侯一民于年在北京四存中学读书,师从齐白石弟子陈小溪学习中国画。年入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师从艾中信、李瑞年、吴作人、徐悲鸿。他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内战运动,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地下党支部书记,参与组织了抗暴、反南迁迎接北平解放的工作。年冬,侯一民作为人民日报特邀记者赴抗美援朝前线进行创作,其后一直担任中央美术学院教学工作。至年,侯一民在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学习,回国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副主任,除创作革命历史画外,还参与了第三、第四套人民币设计工作。

第三、第四套人民币人物形象素描手稿

人民币票样

年以后,侯一民倡议并筹建壁画专业,从事壁画创作及壁画工艺研究,任壁画系主任。年至年,侯一民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第一副院长,同时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副主任,完成并领导了多项全国壁画工程。老先生晚年创作不辍,年离休后曾任深圳华侨城“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等主题公园艺术总顾问,参与该工程的设计与建设。年侯一民筹建“中国壁画学会”并当选会长,组织全国壁画大展。年1月获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刘少奇与安源矿工》油画-年

《六亿神州尽舜尧》侯一民、邓澍年

侯一民《血肉长城》陶瓷壁雕-年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羿射日》青铜雕塑侯一民年深圳华侨城

侯一民中国画作品

钟涵(-.1.2)

钟涵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油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原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共党员。钟涵先生于年1月2日14时26医院逝世,享年94岁。

钟涵先生在创作中

年,油研班同学毕业合影,前排左二为钟涵,后排右三为李化吉

年9月30日,钟涵先生参加留学生座谈会

钟涵年入清华大学建筑系学习,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师从艾中信、李斛、韦启美、董希文、靳之林、吴作人、梁玉龙、王式廓等先生。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后一直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年赴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进修,后以访问学者身份赴根特大学交流。年被推选为比利时皇家科学文学艺术院外籍院士。

年5月28日,钟涵先生受邀参加中央美院百年校庆校友欢聚日

年9月7日,教师节大会,范迪安院长为钟涵先生颁发“中央美术学院杰出教授”奖

作为中国油画界的第三代艺术家,钟涵的艺术生涯紧密地与20世纪后半期的中国社会变革联系在一起。他的艺术视野较为开阔,多以革命历史为创作题材,表现黄河和以黄河为背景的历史事件。年代他创作的《延河边上》已显现追求抒发个性,以情感人的艺术倾向。

钟涵窑前日色25×31.5cm油画年

钟涵延安早晨25×31.5cm油画年

钟涵延河边上cm×cm布面油画年

钟涵延河边上(重绘)cm×cm布面油画年重绘本

钟涵山雨欲来cm×cm布面油画年中国美术馆藏

作为知名油画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钟涵于年被评为首批央美杰出教授。其曾任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代表作包括油画《延河边上》《东渡黄河》《河上炊烟》《密云》《雨天的画室来鸽》《碑林》《暖冬》《江水与石头的书(白鹤梁)》等,出版《廊下巡礼》《画室来鸽》等。

钟涵东渡黄河×m油画-年

钟涵碑林cm×cm布面综合材料年至3年

郑闻慧(.6.1—.12.29)

郑闻慧

著名社会活动家、画家、炎黄艺术馆原理事长、北京市黄胄美术基金会名誉理事长、黄胄先生的夫人郑闻慧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年12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郑闻慧先生年6月1日(农历五月初五)生于陕西城固。年就读于兰州师范学院艺术系,师从吕斯百、黄胄等先生。曾任西安市女子中学及兰州女子师范学校教员,年随丈夫黄胄先生到北京,后担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美术编辑,期间参与筹建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年开始为中医研究院主编的大型书籍《全国中草药汇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年出版)画中草药标本,至年在黄胄先生指导下主要从事中国花鸟画的创作。郑闻慧先生是黄胄先生一生的知己、爱人,她长期协助黄胄先生进行艺术创作、艺术交流和各种社会活动,照顾黄胄先生生活。20世纪八十年代,她先后协助黄胄先生创建中国画研究院(即现在的中国国家画院)、中国工艺美术馆;年开始,协助黄胄先生共同创办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民办公助的综合艺术馆——炎黄艺术馆,并在黄胄先生去世后继续主持炎黄艺术馆的日常工作,曾任炎黄艺术馆理事长、北京市黄胄美术基金会名誉理事长。三十多年来,她将全部身心投入到炎黄艺术馆的建设发展之中,在她的带领下,炎黄艺术馆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艺术机构,在保护中国传统美术、推动文艺传播交流、发掘青年美术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国际上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郑闻慧先生著有《郑闻慧花鸟作品选》《炎黄痴子——回忆我的丈夫黄胄》,主编有《黄胄谈艺术》《黄胄书画论》《黄胄研究文集》《黄胄作品集(五卷)》《MasterofModernChinesePainting:HuangZhou(中国现代绘画大师——黄胄)》等,为黄胄艺术的推广和黄胄艺术作品的保护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郑闻慧参与绘制的大型书籍《全国中草药汇编》插图(人民卫生出版社年出版)

郑闻慧《金鱼》

郑闻慧《菊》

郑闻慧《水仙图》

郑闻慧画、黄胄题《菊蟹图》

李化吉(.2—.12.29)

李化吉

中国著名油画、壁画家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壁画学会原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原副主任,李化吉先生于年12月29日在北京不幸病世,享年91岁。

李化吉先生几十年来创作出首都机场壁画《白蛇传》、国家图书馆壁画《源远流长》、北京舞蹈学院壁画《旋律》、奥运场馆壁画《圣火·雅典——北京》、西单地铁壁画《老北京》、《老字号》、磁器口地铁壁画《红楼梦》、前门地铁壁画《红绸歌舞》等艺术水平极高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对中国当代壁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李化吉先生对于中国传统壁画有深入的研究,有多篇论文发表。他多年来辛勤教学,桃李满天下,对于中国壁画学会的工作给予热情支持和帮助。李化吉先生的壁画作品在中国当代壁画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去世是中国当代壁画事业的重大损失。

《文成公主》,油画,中国美术馆收藏,年

(建议横屏观看)

《白蛇传》,李化吉、权正环,麻布丙烯,中国首都机场贵宾厅,7.60mx2.10m,年

《华夏之舞》,权正环、李化吉、张虹,陶板高温釉,北京中国剧院,10mx3.50m,年

(环境图)

《狩猎图》,李化吉、汪滋德,织毯,哈尔滨天鹅饭店大厅,38mx8.6m,年

(环境图)

陈汉民(.12—.12.29)

陈汉民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杰出的艺术设计教育家、设计家,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开拓者、引领者陈汉民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年12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陈汉民先生年12月生于上海,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年,全国院系调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实用美术系学习;年,随实用美术系师生迁入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年,于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染织科毕业;年,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商业美术专业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年任装潢美术系主任,年任装潢设计系主任,连任学院第1、2、3届党委委员。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艺术设计委员会主任,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北京市包装技术协会会长,《包装装潢》杂志主编等职务。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中国包装事业杰出成就奖,荣获中国平面设计事业终身成就奖、全国优秀包装工作者、北京市包装改进先进个人、清华大学教书育人奖等众多荣誉。他多次组织各类设计专业活动和学术交流,曾主编《中国设计年鉴》等,为我国艺术设计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陈汉民先生在50余年从教生涯中,恪守职责,勤勉工作,桃李满天下,是后辈为学为人的楷模,为中国艺术设计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陈汉民先生曾多次参与国家重要活动的形象设计指导与设计工作,曾担任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彩车设计评审会主任,一生成果丰富,成就卓然,影响至深。如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年香港回归等标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已成为设计的经典。他的作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的专业情怀,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艺术设计大家。陈汉民先生爱党敬业、对祖国一片赤诚,始终将国家利益、人民需要放在第一位。他热爱传统文化,热爱教育事业,认为艺术设计应该“从骨子里渗出民族精神”。陈汉民教授的去世是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界、艺术设计界的重大损失!

速写,基础教学绘画作品,

国家标准符号标志图形设计

中国工商银行标志设计

香港回归专用标志设计

招贴设计

招贴设计

徽章设计作品

潘鸿海(.3—.1.3)

潘鸿海

著名画家、浙江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学院杰出校友潘鸿海先生,于1月3日凌晨因病在杭州逝世1,享年81岁。

潘鸿海,年3月出生于上海。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曾供职于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富春江画报》负责人。曾任浙江画院副院长、院长,中国油画学会理事。生前为浙江画院名誉院长、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文史馆馆员、杭州油画院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潘鸿海于母校毕业后,开始在《工农兵画报》(后改名为《富春江画报》)工作,从记者、编辑到编辑室主任、副总编,他于繁忙的行政和编务工作中绘制了大量的独幅作品和连环画作品。他热爱绘画,也钟情江南,画家梦和故乡情一直藏在心底。

年,潘鸿海调入浙江画院任常务副院长,成为专业画家,后来又任浙江画院院长。无论风云如何变幻,此后的潘鸿海紧握手中的画笔,用真情执着于江南水乡的创作,他曾说:“要画东方的油画、中国的油画,画最熟悉的水乡风情,因为艺术需要的是真情,只有真情才能产生艺术。”他用油画的方式努力探索“江南”的母题,在光影和色彩中始终流露着迷人的浪漫情思,创作出了具有民族审美情感的油画精品,真正地从艺术上融入于生他养他的江南。

潘鸿海先生是中国美术学院的杰出校友,也是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史上的一位代表性画家。潘鸿海先生为人热心开朗,豁达豪放,作画则细腻婉约,华美明艳。他笔下的清馨水乡、锦绣江南,在中国油画界别开生面,他唯美典丽的画风,呈现出对这个世界的挚爱与赞美。潘先生魂归道山,他的音容笑貌犹在我们心中,他所创格的“一片江南”永存世间。

潘鸿海作品

潘鸿海作品

潘鸿海作品

吴冠英(.12—.12.20)

吴冠英

吴冠英,汉族,年12月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祖籍广东省中山市。年7月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美术系,留校任教至今,退休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冠英先生年留校后,曾担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主办的《装饰》杂志美术编辑,助教,后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书籍艺术系(年更名为装潢艺术设计系),开始从事动画设计创作及动画课程建设工作,曾任系副主任,设计分部副主任;年开始在本科教学中开设动画设计系列课程,年开始承担动画设计硕士培养工作。5年参与建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曾任党支部书记和系副主任,开设动画设计专业,主持并从事动画课程的教学,培养动画设计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吴冠英先生曾荣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吴冠英先生的教学深受学生好评,多次获得“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与“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并荣获清华大学第十一届研究生“良师益友”称号。

吴冠英先生作为学术带头人,组织创建了有清华美院特色的动画专业教学体系,其中《动画设计》课程9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在学校和学院的支持下建立了动画专业硕士点,并进而成为全国少数动画艺术理论研究博士招生专业之一。年主持举办了“北京艺术动画教育国际会议”,这次会议成为行业内对于动画教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xiashuihuanping.net/ryfz/180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