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猪稳产保供工作。9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明确了一揽子支持生猪生产发展的17项政策措施。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切实履行部门牵头职责,全力推进生猪稳产保供各项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成立恢复生猪生产协调办公室,积极推动各项生猪生产扶持政策落实落地,强化各地政策落实跟踪调度;加强对生猪生产和市场、饲料生产等情况的跟踪监测。近日,针对生猪生产存栏降幅较大的省份,通过致函、约谈等方式加强督促,进一步压实地方责任。11月7日,召开南方九省(区、市)生猪生产调度会,推介“龙头企业加农户”“产业体系帮农户”等技术模式,调动小散户增养补栏积极性,促进南方地区生猪生产加快恢复。总的看,各项政策的效果正在显现,全国生猪生产整体上进入了止降回升的转折期,生猪存栏环比降幅进一步收窄,能繁母猪存栏开始止降回升,规模养殖场生产恢复进一步加快,各项生产指标都在好转,供需矛盾有所缓解。进入11月份,生猪价格也有所回落。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促进生猪生产加快恢复。一是加快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中央扶持和补贴资金陆续下达,督促地方加快建设项目进度,加快补贴资金拨付,落实到养殖场(户)。进一步完善生猪养殖设施农用地政策,继续督促地方做好规范禁养区划定和管理工作,一律取消超范围划定的禁养区,开展禁养区划定情况排查纠偏。推动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对本地区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负总责的要求落到实处。二是持续抓好非洲猪瘟防控。督促各地严格执行现行有效防控措施,严肃查处瞒报、谎报、迟报、漏报疫情的行为。继续推进非洲猪瘟分区防控工作。组织开展全国秋防大检查,指导地方做好秋季动物集中免疫。三是强化生产调度和指导服务。对全国年出栏头以上规模猪场实行每月生产调度,适时向社会发布信息,稳定生产、消费信心和市场预期。以县为单位面向养猪场户开展专题培训,总结推广各地恢复生猪生产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四是组织开展屠宰企业冻肉库存摸底。结合正在开展的屠宰环节两项制度落实情况“回头看”,对全国建有冷库的生猪屠宰企业全面开展排查,摸清冻猪肉库存家底。督促各地规范检疫工作,坚决杜绝限制生猪和猪肉流通的行为,保障正常市场秩序。五是强化信息发布。组织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每月中旬通过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信息,加强政策措施的解读,通报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走势,回应社会关切,稳定社会预期。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8月30日开始,农业部就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部和银保监会等部门出台了17条政策措施,这17条政策措施含金量还是比较高的,从明确生猪及其产品绿色通道政策、继续实施贷款贴息、缩短非洲猪瘟扑杀补助发放时间,增加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规模、规范禁养区划定和管理、保障生猪养殖用地、提高生猪保险保额、支持新建改扩建猪场、加大生猪生产农机购置补贴支持力度等方面给予支持。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新增7亿元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年上半年中央财政非洲猪瘟扑杀补助经费2.2亿元、第二笔中央财政农业保险费补贴资金以及年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补助项目投资3亿元已下达各地。今年1-9月份,全国承保的生猪超过3亿头,同比增长6.19%。各地也都加大了政策落实落地。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出台了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文件,多数省份将生猪稳产保供的目标分解到市县,进一步压实责任;一些省份大力支持龙头企业扩产增养,建设高标准规模养殖场,增加产能的同时推动产业升级。不少地市级人民政府也出台了生猪稳产保供的政策措施,确实是真刀真枪的硬措施支持生猪生产恢复和发展。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落实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督促地方将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真正地落地落细,不折不扣地兑现给养殖场户,继续加强技术指导服务,调动国家生猪产业体系、技术推广机构和行业协会等专家团队的力量,指导养殖场强化物理隔离措施,提高生物安全防控水平和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尽快恢复并扩大生产,遵照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近日,我部会同有关部门成立了恢复生猪生产协调办公室,跟踪调度各项政策落实情况的进展。借此机会,我也公布一下办公室的联系电话。我们办公室都是对外的,。广大养殖场户对生猪生产扶持政策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随时咨询,对政策不落实的问题可以反映,也可以向我们推荐各地发展生猪生产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供大家借鉴,共同促进生猪生产加快恢复。我们都知道,发展生产是保供稳价的基础。随着扶持生猪生产各项利好政策的落实落地,加上市场行情看好,养殖户补栏增养的积极性明显提升,10月份生猪生产主要指标都出现了积极的变化。我给大家介绍四个指标:第一个积极变化,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首次止降回升。10月份,能繁母猪环比增长0.6%,这是自去年4月份以来能繁母猪存栏环比首次增长。这个信号是非常强的。第二个积极变化,全国规模养猪场生猪生产持续较快恢复。10月份,全国年出栏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生猪存栏环比增长0.5%;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4.7%。全国年出栏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全口径统计一共有1.3万家,规模猪场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均已连续两个月环比增长。第三个积极变化,全国生猪存栏降幅进一步收窄。10月份,全国生猪存栏环比降幅是0.6%,与8月份、9月份相比,分别收窄了9.2和2.4个百分点。第四个积极变化,全国生猪生产恢复面不断扩大。东北、西北和黄淮海地区生猪恢复比较快,西南、华南地区产能下滑也趋缓。比如,黑龙江、陕西、河南、吉林、山东、安徽等12个省份生猪存栏止降回升,最高的省份当月环比增幅超过7%,9个省份环比降幅收窄。黑龙江、河南、河北、山东、江西、湖北等17个省能繁母猪存栏止降回升,比9月份增加4个省份。在能繁母猪存栏止降回升中有的省份能繁母猪约环比增幅超过10%。从这些积极因素判断,当前全国生猪产能下滑已基本见底,年底前存栏有望止降回升,这也是我们的目标。发布会现场刚才生猪生产的几项指标就是硬指标,生猪生产有自身的规律,恢复生产还是需要一个过程。一般来说,母猪补栏从出生到可以配种需要7至8个月的时间,能繁母猪怀孕时间接近4个月,实际上是天,育肥猪出栏上市需要6个月的时间。因此,对于明年上半年的生猪生产来说,主要还取决于今年下半年能繁母猪存栏的数量。目前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止降回升,照此趋势发展,在疫情防控持续推进和疫情稳定的情况下,明年上半年生猪生产总体来说将进一步好转。但是,市场供应明显增加可能还要到明年下半年。我们的目标是,力争明年底基本恢复到常年80%左右的水平。今年以来,生猪生产的变化刚才已经发布了,对于未来几个月的走势我们也有一个基本的判断。首先是,生猪存栏降幅收窄,能繁母猪持续回升,这就预示着在未来两个月生猪出栏的数量会有所增加。另外,前一段时间生猪价格比较好,很多养殖户养大猪、留母猪。养大猪我们做了一些监测,现在出栏的生猪平均每头要增加15公斤的肉产量,也就是说即使在出栏同样数量生猪的情况下,这两个月上市的猪肉量还是有所增加的。另外我们的进口,前三季度进口是.57万吨,增幅超过40%,第四季度进口力度可能还会加大,这对缓解供应压力还是有帮助的。还有就是库存,我们都知道库存需要定期轮换,前一段时间屠宰企业和社会上一些物流、冷链企业,库存的猪肉也到了该轮换出清的时候。综合上述情况看,从供求角度分析,是不支持生猪价格高价位持续运行的。11月18日,农业部发布第号公告,向社会公布《非洲猪瘟疫情有奖举报暂行办法》,鼓励群众对违反非洲猪瘟防控相关规定的行为进行监督举报,部里对各地举报的情况都是认真核实的,包括国务院大督察给我们反馈的条信息,我们都逐条明察暗访,进行核查。我今天公布一下举报的方式。举报人可以通过电话等方式向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或农业农村部举报,农业农村部受理-。奖励标准,我给大家说一下,大家可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