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及民族贫困地区光伏扶贫研讨会
暨第七届中国光伏农业高峰论坛
近日,藏区及民族贫困地区光伏扶贫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国光伏农业高峰论坛在成都召开,本次论坛聚焦“光伏农业扶贫工程”健康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
我研究所李鑫教授以“光伏农业扶贫标准化探索”为主题做论坛发言,将“光伏”、“农业”、“扶贫”和“标准化”四大新颖主题进行首次的超集成并为实施的战略捷径点迷津、指关键,成为论坛一大亮点。
一
光伏·农业·扶贫·标准化
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将地球基本能源—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并为人类运用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属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行业。
是以土和水为基本生产资料,以太阳能为基本能源,以生物(动/植/微)为生产对象、效益递增并可持续发展的劳动事业。
旨在分析贫困地区、贫困户致贫原因,针对性帮扶其发展经济、摆脱贫困的社会事业工作。
研制和使用标准并产生最大效益的行为过程。是目标范围达到目的、获得最大利益的重要思想、理论与方法途径。
二
标准化思维·扶贫当因材施策
贫从何来?又当何去?
1.思维正常却因主客观因子而贫:
(1)受不可控因素制约,如生活地经济底子太差、或遭遇灾祸;
(2)找不着致富路、总差那么一点点;
(3)懒惰成性的“刘阿斗”式致贫。
2.思维、肢体能力受限而致贫:
需兜底保障,以养为主,尽力扶持开发,引领前进。
精准扶贫的“精”和“准”就是要准确致贫原因、直指问题关键;扶贫先立志,“授之以渔”才是让贫困户脱贫站起来的长策。
扶贫方式·你未注意到的标准与化
拒绝“眉毛胡子一把抓”,明确对象、制定方案再行动!
精准扶贫是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针对性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这其中,目的性与效率性的核心对接,就是标准化的思维;例如“诊断—定方案—启发引导—(支持+进入操作程序+继续指导)—评估—再循环”的一般扶贫方式就可以说是一套未成文发布的标准化流程,而这一流程的标准化水平将根据其具体的规划、执行情况而定,特别是与实践结合的不断精准和高效益的产生。
因此,不是将标准化思想与方法纳入扶贫工作,而是发现并承认已经运用了标准化的思维,进一步学习、最大化的运用标准化思想与理论,使得一切有利措施与工具最有效投入、最佳途径产出而越来越轻松地快速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
标准化方法·光伏农业扶贫
光伏农业扶贫标准化
1,标准化的实施模式
决策设计—扶贫实施—效果评价—循环提升
2,步骤实施中的标准化关键
决策设计光伏入农涉扶贫的过程设计
扶贫实施
*标准中的标准:政府与贫困户需求对接、达成协议;
**标准模块:针对贫困户(标准化对象)制定接受可行的扶贫模式;
***工作标准:指导操作;
****管理标准:监管落实。
效果评价标准化扶贫工作的阶段性总结与提升:过去基础—现状结果—后续提升。
一次问题的发现与修订改进是另一个标准化过程的开端,发展提升在循环往复中体现。
标准·标准化力量
1,“得标准者得天下”
标准化的功能:
(1)矛与盾功能于一体,始终围绕最大利益核心,最终实现利益最大化;
(2)目标范围有限资源约束下的最少投入、最简过程、最好效果、最高效益、(解决矛盾最快+建立贸易壁垒最坚实)的系统业绩最佳;
(3)有界系统运行组织培养成为低成本、高效率最佳系统的方法途径;
(4)支撑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迅速提升的功能。
2,标准化与光伏农业扶贫
标准化不是简单的思维意识或者方法手段,是具备独立理论体系、贯穿系统科学思维、区别于传统纵向学科群的新型横向学科。标准化学科不是软科学,是源于实践、终于实践、高于实践的体系化理论知识。
以标准化知识与方法途径应用到目标系统,必生简化、优化、协调、统一的持续优化性效益最大化与壁垒最坚实之目的。
标准化在光伏农业扶贫中的应用,不是简单的流程、方法手段,也绝非肤浅的标准制定发布;而是标准学理论指导下的严格与复杂事物最简化的实施体现。
因此,标准化是光伏农业扶贫工程实施的利器,但其作用远不止于此。
nybzhyj
杨凌现代农业标准化研究所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