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之上,
岂止柴米油盐酱醋茶;
餐桌之外,
未必琴棋书剑诗酒画。
四海之内无闲田,
寰球粮油竞高价。
怅寥阔,
问苍茫大地,
谁主高下?
八万里田间地头的风吹雨打,
五千年寒来暑往的秋实春华。
面朝黄土的脸庞啊,
何时悠然采菊东篱下?
躬耕半生的脊梁后,
守护未来还看你我他!
我国粮食生产巳连续十几年保持较高水平,供求总体平衡有余。在过去30年中,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口粮消费显著下降,畜产品、水产品、水果蔬菜消费显著增长。我国居民的食品结构和需求巳发生极大的变化,对农产品的品质、营养和多样性有更多的需求,造成一方面库存积压,而同时食品进口持续增长,结构性短缺和结构性过剩同时存在。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过度依赖大量化肥和农药导致环境污染,加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农业成本持续增长。为此,农业生产供应侧的结构性调整势在必行。在这方面,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农作物品种资源,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将会发挥重要作用。未来的作物品种应综合考虑高产、优质(包括营养)、抗病虫、环境友好(少用化肥、农药,节水)等性状。随全球气候变化,科学家也要探索新的植物栽培方式(植物工厂等)、培育未来的新型作物。
本周《舌尖上的植物学》继续由许智宏院士讲授,畅谈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