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上面话振兴逐梦前行中扬帆成子湖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 http://www.kstejiao.com/about/ccll.html

宿城区中扬镇位于洪泽湖北岸成子湖畔,地处偏僻,地势南低北高,全域属于滞洪区范围,且属于水系末端、行洪通道,汛期极易发生洪涝灾害,旱期灌溉又困难,过去当地农业以传统耕作为主,农田基本“靠天收”,过去较长时期是宿城区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镇。近年来,中扬镇党委政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牢牢把握江苏省乡村振兴重点帮促片区的政策机遇,乘势而上、埋头苦干,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拥有.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如今呈现出乡村全面振兴的美丽画卷。

特色产业助推绿色发展

“中扬镇位于洪泽湖北岸,总人口6.1万人,拥有湖岸线17.5公里,是中国青虾之乡。”说起中扬镇的今天,中扬镇党委书记王前锦谈到,中扬镇牢牢把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立足打造苏北“大粮仓”和中心城市“水产品”保供区的发展定位,抢抓道口经济和鱼米之乡建设政策机遇,聚焦“三争三创”主题主线,以“四化”同步为基本路径,致力推动共同富裕,全力打造现代化农业农村示范样板,致力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美丽滨湖小城。坚持以“水韵含香”的高标准,彰显大美中扬的绿色发展之美、城乡宜居之美、自然生态之美、水韵人文之美。

“我们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大力实施生态高效农业倍增计划,推动绿色发展。全镇已建成省级藕虾套作标准化示范基地1.2万亩,特色高效农业面积突破3万亩,‘中扬小龙虾’‘中扬青虾’荣获中国地理标志商标。”王前锦说,中扬镇抢抓“一区两园”发展机遇,加快推进1.48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亩数字化蔬菜产业园、亩“霸王蟹”精养基地、亩渔业种苗培育中心和0亩藕虾稻鱼套养示范基地五个龙头,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整合各类种植养殖资源,成立藕虾稻虾套作产业、青虾产业、“霸王蟹”产业、“四大家鱼”产业、绿色有机稻米产业、特种养殖产业六个产业联合体;重点引进并培育小龙虾、霸王蟹、青虾、“四大家鱼”、有机稻米、仓储深加工、牧业、蔬果药材等八大龙头项目。实施退圩还湖和滞洪区建设工程,启动建设洪泽湖“醉美湖湾”,在沿湖村居统筹推进景观节点和乡村民宿等设施,打造“平畴沃野、水乡古韵”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引进市场主体,建设“渔跃里”电商贸易街区,通过“直播+短视频+电商”的新模式,全方位服务休闲运动用品主导产业,同步推进中扬绿色稻米、特色水产、有机乳品,形成全省乃至全国直播产业示范中心和全国知名全媒体直播网红打卡地。

产业园圆了村民就业梦

记者来到中扬镇创新创业产业园吉龙塑胶制品江苏有限公司,看到工人正热火朝天忙碌着。“公司是年落户产业园的,现在用工多人,全部是本地农民。”公司人事主管许丽是当地人,她以前在苏州打工,因为一直照顾不到孩子,自中扬镇建起了创新创业产业园,她就回来了。

展厅里,陈列着漂亮的冲浪板、皮划艇、钓鱼船、家庭泳池等户外运动设备。“我们公司是国内行业排名前三的户外运动设备供应商,公司目前每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许丽说,为了帮助当地低收入人口增收,公司承担了低收入人口劳动技能培训的社会责任,并优先解决低收入人口就业。

女职工杜卫琼今年42岁,家住中扬镇耿桥村。杜卫琼说,以前家庭困难的原因是家里人口多,上有年过八旬的公婆,下有还在上学的孩子,家里只能依靠老公一个壮劳力打工维持生活。看到别人外出打工赚钱补贴家用,自己挪不开身,她心里很着急。没想到,家门口就业的愿望几年前实现了。镇里建起了创新创业产业园,产业园里来了多家企业,需要大量的工人。她应聘到公司上班,现在,一个月收入多元。因为公司离家很近,她每天还能及时赶回家做饭,照顾家庭。

中扬镇党委书记王前锦说:“创新创业产业园是中扬镇一个创新项目,经过几年的运作,真正实现‘政府得税金、村集体得租金、农民得薪金’的多赢局面,有效带动了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以前农业不强,工业弱,这是中扬镇的‘穷根’。”王前锦说,中扬镇把13个村居的扶贫资金集中起来,投资近万元,建设标准化厂房,按照每个村出资额分配产权,在这片经济发展“洼地”,“众筹”出一个10万平方米的产业园区。随后,捷锋帽业、高登服饰等十几家劳动密集型企业纷至沓来,园区已经吸纳当地多名群众就业,年实现利税超过万元。

圩中唐莫村再也不“寂寞”

行走在中扬镇唐莫村保庄圩的街巷,能听到卖菜、卖饼商贩的吆喝声,保庄圩人熟悉的“烟火气”在慢慢飘散。

咔嚓咔嚓……“我们正在赶一批玩具的订单。”一家玩具厂负责人石云带着十几名女工加班加点。她说,玩具厂主要生产出口玩具,在这里上班的女工都是当地的居民,平均年龄达40岁。“来我这里上班,每个月能有三四千元的收入,最大的好处就是时间灵活,不耽误照顾家庭。”石云说,开办这个玩具厂,不仅自己实现了创业的梦想,还领着周边居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沿着该玩具厂向西走不远,可以看到另一家规模较大的宿迁腾智服饰有限公司的厂房里同样是灯火通明。“校服的订单已经完成了,目前正在赶制皮裤,这批皮裤的订单是多条,还有一小半没完成。”45岁的范学玲和数十名工人正在缝纫机操作台上赶制皮裤,一旁还有两名工人负责熨烫刚刚生产好的皮裤。这些员工都是保庄圩人。“除了玩具厂、服装厂,还有生产手套、帽子、沙发等工厂,带动不少当地人就业。”唐莫村党支部副书记刘超说,当地7家工厂拓宽了群众就业渠道,为越来越多的“圩里人”架起了“幸福桥”。

繁华不亚于小城镇的保庄圩在过去是什么样的?刘超说:“原来的唐莫村和南张圩村地处洪泽湖北岸,地势低洼,时常遭遇洪水,是‘省定经济薄弱村’。”刘超说,只要遇到洪水,大面积的农田就会被淹,房屋也会受损,人人就像逃难一样。村民以前居住在湖边,发洪水时,很多人家的房子就会被淹。年的那场洪水让他印象最深。“当时的水位线最高时超过14米,家家被淹,面对洪水,群众无计可施。”刘超回忆说,有的人家当时到远处的亲戚家借住,过了汛期再回来。年,淮河治理委员会将洪泽湖周边高程在14.5米以内的泄洪区居民迁移到五河以西,并修筑可防50年一遇洪水的围堤多米,几个村子的村民全部搬进圩中居住,保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围堤圈成的圩区,取名为保庄圩。

被“围”起来的人们从此有了安全感,居住在保庄圩内的多户、多口人隶属于唐莫村,他们在振兴的路上突出了“重围”,年摘掉了“省定经济薄弱村”的穷“帽子”,如今,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

采访手记

位于成子湖周边地区的宿城区中扬镇,亮眼的“成绩单”告诉我们,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取得明显成效的关键。当地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因地施策,以一往无前、决战决胜的魄力,奋力谱写出乡村振兴美丽篇章。他们的经验也表明,只有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奋斗实干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人民的共同富裕、乡村的不断振兴。相信他们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扬新实践,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的“中扬样板”,继续奋力谱写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

速新闻记者|徐其崇

通讯员|姜丽娜

编制|李赛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xiashuihuanping.net/ryqy/184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